福州[切换城市][登录][注册]
搜索风云榜 | 免费发布信息 | 会员签到免费发布信息网址大全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2018-1-16 9:07:11 浏览:254次

网络舆情信息量大、随意性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难点,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预警的技术、引导的手段还不能跟得上网络舆情发展的情况,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后往往希望通过“内部处理”、“冷处理”等方式解决问题,“封”、“堵”以及不恰当的回应往往会导致网络舆情朝着更负面的方向发展。
蚁坊软件小编归纳了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主要存的几个问题。

1、责任主体不明确

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日常管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部门是学工、团委,网络管理责任部门是校园网、宣传部、信息办,学生言论中涉及安全保卫、政治立场等问题的责任部门是保卫处等。
看起来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责任部门很多,而且每个部门似乎都初步建立了网络舆情管理的环节,实则在网络上基本没有发挥引导作用,部门之间协调耗费时间多等情况,尤其是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高校管理中的人为拖沓,导致最后对事件束手无策。

2、舆情预警制度缺失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速度快、突发性强,高校往往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去着手引导和控制,没有有效可行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制度。
当突发事件发生,高校常处于非常被动、措手不及的状态,容易延误干预的最佳时机。
针对网络舆情形成、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预警网络和制度的建设必然要以响应速度快、处置效率高为原则。

3、舆情应对技术手段落后

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上,主要是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主,在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情况下,如果仅靠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通过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况来发现舆情、引导舆论,已无法有效开展舆情管理工作。
当前,大部分高校开始重视校内论坛、网站的舆情监控、预警工作,有的还聘请了兼职教师和学生骨干在校内网站、论坛上开展舆论引导工作,但相较于我国当前在校大学生在网络上浏览和发言的量,校内论坛、网站仅仅是网络舆情范围的一部分。

4、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畅通

大学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缺乏充分的渠道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在高校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定位于“教”与“学”的关系,当涉及校园服务、教师教学等问题时,学生可以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了表达的机会,被接纳的可能性更少。
长期的个人诉求得不到满足,在网络这个自由的空间里,不良情绪集聚,由突发事件诱导就容易形成网络舆情。

高校舆情应对:http://www.eefung.com/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该信息由会员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不贪小便宜,以防上当!
© 2007 - 2024 版权所有 娃酷网 粤ICP备19125541号-1